歷經初賽、複賽的激烈競爭,第15屆育秀盃創意獎「智惠明天」,於3日上午舉行決賽,在評審委員嚴格的審核下,產生了各類獎項的優勝者,並在下午舉行盛大頒獎典禮。今年金獎得主分別是「微電影-食農教育」類的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作品「麥向小田」;「軟體應用」類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電訊工程系作品「具備水質穩定的多功能水資源管理系統」;「工業設計」類的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作品「Auto-Liner」。
本屆育秀盃參賽作品近千件,共計1800多位參賽者,軟體應用及工業設計類作品可分成3大類,一是先進科技應用的空拍、AR;二是公共安全問題的燒燙傷、復健;三是回收環保議題的共享與共乘。不但作品創意讓人驚豔,而且貼近現實生活。「微電影」類除由主辦單位聯華神通集團命題外,更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在全省北中南各國中小及幼兒園拍攝「食農教育」題材,大幅提升本競賽的社會參與度。其中,該類評審代表是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蘇哲賢導演。
創新科技才能「智惠明天」
蘇哲賢指出,同學們不論關注人與土地的濃厚情感或表達企業品牌的狂想趣味,都讓人印象深刻,但是千萬注意不要流於表面,要有思考後的深度,而且要相信影像的力量,讓它自己說話,特別在與觀眾對話的過程中,更不能忘了導演的個人特色,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語彙。蘇導演非常讚賞同學們認真投入拍攝的精神與毅力,希望大家繼續努力,拍出有風格、特色的作品。
微電影類金獎作品「麥向小田」拍出小朋友與土地、植物的互動,純真的笑容融化了大家的心。得獎的同學吳佳意表示,雖然往返桃園、高雄很辛苦,劇本也因實際情況一再調整,但是拍攝過程中學到很多實務經驗,彌足珍貴。
軟體應用類評審代表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蔡志浩理事表示,今年入圍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實,大家都能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發揮科技的效用。但大家不能只看到問題,還要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,才能真正從源頭解決問題。蔡志浩期許同學們,活動結束後仍然要保有想像力和創新的能量,體驗美好也創造更多美好。該類金獎作品「具備水質穩定的多功能水資源管理系統」,從降低人力需求及提升用水安全的角度出發,以全自動化水塔清洗取代傳統方式,而且提供即時資訊及綠能蓄電,是一款兼具創意與實用的作品。
一開始戴隱適美最痛苦的就是拆裝牙套了。因為在裝牙套前我活動假牙才剛把貼紙光療指甲卸掉,所以指甲變得很軟很脆弱,扳牙套的時候就斷裂了,所以戴牙套千萬不要做指甲啊!後來我就從外側單邊拆,但是每次下排牙齒拆到一半就會夾到我的臉頰而破洞流血,前兩天夾到我的臉都快爛掉了。想吃東西又拆不下來,一邊拆一邊流口水,覺得好痛苦。我在Youtube查大家都怎麼拆牙套,發現其實用衛生紙來增加摩擦力就可以很快拆掉,不過用衛生紙是硬扳開而不是用指甲摳開,不知道久了會不會傷牙齒。不過確實比之前快很多而且不需要用到指甲。第一副戴了三天,我的主治醫生還打電話問我戴的怎麼樣。他告訴我千萬不可以從外側拆,這樣很容易刮傷牙齦導致牙齦萎縮。網路上也說不要單邊拆,牙套容易變形。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按照說明書,從臼齒內側摳開,兩隻手抓著往前輕輕推開。
育秀盃是創意發表平台
工業設計類評審實踐大學官政能副校長表示,今年很多作品都和隱適美手機、大數據應用有關,很能扣緊「智惠明天」的活動主題。官副校長提醒同學,工業設計固然要解決問題,但不能忘了使用者及使用環境,以及是否衍生出其他問題,才能真正達到為人類創造福祉的目的。工業設計類金獎作品「Auto-Liner」是由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王嘉浚同學獨力完成。他將自動化概念帶入馬路畫線車,利用手機與設備連線,選擇繪製的圖形、字樣後,就能自動繪製,又快又精準。
本屆「育秀盃」不僅為國內的設計、應用資訊、大眾傳播等校系提供最佳的發表平台,更讓學生們能激盪出創新的靈感,共同學習成長,激發出更精湛的作品。此外,育秀盃還結合台灣創意設計中心主辦「新一代設計展YODEX」徵件,歷經近半年的研習活動,選出5組入圍團隊,並由聯華神通集團企業進行產業培訓,達到貼近市場需求、趨向商品化的目標。今年金獎由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作品「鳥去冬藏」勝出,它利用雷射光方式驅趕鳥群,APP除了開關控制及故障提醒外,還牙齒矯正兼具防盜功能,有助於減輕農業人口老年化的問題。
簡單來說,固定假牙分為:金屬牙冠、一般瓷牙與全瓷冠。過去大部分的固定假牙都屬於金屬牙冠與一般瓷牙,此兩種假牙都有金屬成份。從牙齒美觀的角度而言,前二者因含金屬內冠,長期裝置於口腔中,易影響美觀,將造成您生活的困擾。全瓷冠是近年來牙醫界及病患接受度愈來愈高的固定假牙材質。全瓷冠內層並無金屬成份,光線的穿透性不受內層金屬的影響,所以與自然牙相仿,且沒有金屬異味、不腐蝕、不因冷熱食物的交替而刺激牙隨神經,目前全瓷冠是最美觀、自然、舒適的安全固定假牙。